網站首頁 > 新聞中心>黨建工作

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內涵及特征

來源:admin 時間:2020-04-11 瀏覽次數:0

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我國技能選手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佳績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,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、技能報國之路。在看望參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和運營的工作人員代表時,他強調,大興國際機場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雄心壯志和世界眼光、戰略眼光,體現了民族精神和現代水平的大國工匠風范。近年來,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倡導下,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逐漸形成熱潮。最近,隨著杭州全國首個“工匠日”的設立,上海市工人文化宮“上海工匠館”的開館,工匠精神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。

 

一般認為,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,嚴謹細致、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,精雕細琢、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,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、責任感。但是,這只是對工匠精神一般意義上的理解,還缺乏對新時代中國工匠精神特殊性的研究。實際上,新時代的中國工匠精神,除了具有一般意義上工匠精神的內涵,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:既是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繼承和發揚,又是對外國工匠精神的學習借鑒;既是為適應我國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而產生,又是勞動精神在新時代的一種新的實現形式,它與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,成為激勵廣大職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。

 

工匠精神的繼承發揚與學習借鑒

 

在中國,“工匠”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,即社會分工中開始獨立存在專門從事手工業的群體后才出現的,此時工匠主要代指從事木匠的群體。隨著歷史的發展,東漢時期工匠一詞的含義已經基本覆蓋全體的手工業者。

 

中國古代工匠精神包括以下特點:首先,創新精神。美麗的絲綢、精美的陶瓷,以及數不清的發明創造,無不體現著古代中國工匠無比的智慧和對完美的不懈追求。其次,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。庖丁解牛、運斤成風、百煉成鋼……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,不僅是對中國古代工匠出神入化技藝的真實寫照,也是對他們精益求精,追求卓越職業態度的由衷贊美。第三,敬業精神。中國傳統十分強調“敬”這一觀念。對于古代工匠群體而言,他們十分尊敬自己從事的職業勞動,因此形成了內涵十分豐富的“敬業”觀念。

 

正是因為根植于中華傳統的豐厚土壤之中,新時代中國工匠精神才具有鮮明的民族性。中國傳統工匠精神中那種德藝兼修、物我合一的境界,始終為新時代中國工匠精神提供著源源不竭的動力。

 

工業化時代生產的特點是標準化和通用化,因此,工業化時代更多地強調工人對標準和規范的遵循和堅守。而在信息化時代,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,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務成為可能。這一變化強調了為滿足個性化需求而進行的創新和創造。

 

為適應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需要,保持產品在國際上強大的競爭力,西方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對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堅守。例如,“德國制造”之所以具有強大的優勢,一方面在于他們對產品質量的追求已經成為一種文化,另一方面在于德國對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視。又如,日本的“匠人精神”是從國家高層到民間都在提倡的一種精神,其精髓在于“踏踏實實,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”,這種精神正是許多日本企業延續百年的不二法門。

 

西方國家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領跑者,也是近代以來中國學習的榜樣。時至今日,西方國家工匠精神中很多先進的理念、制度、文化仍然是我們需要學習的。

 

為滿足對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的需要而產生

 

在新時代提倡工匠精神,不僅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,同時也有其深刻的歷史必然性。

 

首先,弘揚工匠精神,是為了造就一支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,以滿足我國建設現代化強國目標的需要。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的奮斗目標,要實現這一目標,必須推動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,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。而要完成這一目標,急需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、懂技術會創新、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,而要切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,必須大力弘揚工匠精神。

 

其次,弘揚工匠精神,是適應國際競爭,推動中國制造走出去的需要。近年來,許多國家提出了各種具有前瞻性的發展戰略,我們必須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,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,才能推動我國企業走出去。因此,大力弘揚工匠精神,培育出大批大國工匠,全面提升職工素質,已成為當務之急。

 

第三,弘揚工匠精神,是滿足個性化、定制化生產的需要。當前,我國正經歷著從工業化向信息化時代的轉變。飛速發展的互聯網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技術,正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。與千篇一律的工業化生產不同的是,如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和定制化需求,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新藍海。因此,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,重提工匠精神,也就具有了某種歷史必然性。

 

與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構成有機整體

 

《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》提出,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。這說明,在勞動精神、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之間存在著極強的關聯性,三者相互補充,相互支撐,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。

 

在馬克思、恩格斯看來,勞動之所以光榮,是因為勞動創造了人,勞動創造了歷史,勞動創造了價值,勞動創造了世界。在社會主義制度下,由于消除了勞動的異化現象,勞動才能真正放射出“太陽”般的光輝,“勞動最光榮、勞動最崇高、勞動最偉大、勞動最美麗”才真正成為現實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勞動精神是位于哲學層面的,它是支撐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的理論基礎。無論是勞模精神,還是工匠精神,都是基于勞動光榮的理念而產生的,是勞動精神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不同實現形式。

 

就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的關系而言,勞模精神的主體是勞模,工匠精神的主體是職工。二者之間既有聯系,又有區別。一方面,和工匠精神相比,勞模精神是一種高層次的道德追求。勞模精神除了強調卓越的技能,同時還強調高尚的道德情操,勞模精神作為時代精神的一種體現,對全社會起到了引領作用。工匠精神更多地強調技術上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,它是對廣大職工的一種時代要求,更強調職工的個體完善。另一方面,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,都是為了全面提高廣大職工素質,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,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。

 

總之,要發揮好新時代中國工匠精神的作用,必須處理好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的關系,使三者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,從而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、尊重勞模、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圍,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貢獻更大的力量。

作者:楊冬梅 作者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工會學院院長、教授)


? 上一篇:新中國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基本經驗
? 下一篇:陜西文旅集團公司黨支部開展“凝心聚力 銳意進取”戶外黨建與拓展訓練
版權所有:陜西文化傳媒旅游產業(集團)有限公司????備案號:陜ICP備2021007215號-1 ?? 投稿信箱:873089915@qq.com
挺进朋友人妻的后菊,八戒八戒免费观看www,a片在线观看免费,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